股票划线的意义在于,从划线中区分
顶底的阻力位,和趋势的方向。
从顶部的阻力位,找出卖点,从底部地位阻力位发现支撑点。从趋势线找出股价运行的方向。从顶底的距离,找出股价波动的幅度。
股票划线带有主观性,所以只能作为技术分析的一种参考手段。不能完全作为买卖依据。
年线被称为牛熊分界线,股价在年线之下运行可以看空和做空;股价在年线之上运行,可以看多做多。 年线的常规参数是MA 250.
你好,K线图中的紫色线表示中期移动均线。
其中,交易软件中默认的白色为10日均线,黄色为30日均线,紫色为60日均线,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,对参数进行调整。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,在上升趋势里,市场平均成本是逐渐上升的;下降趋势里,市场平均成本是逐渐下移的,而股价的涨跌围绕着市场成本。当股价高于平均线时,可以看做股价处于强势,低于均线时,股价处于弱势。当两条以上平均线向上交叉时,称为金叉,是买入信号;当两条以上均线向下交叉时,称为死叉,是卖出信号。
它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和收盘价绘制而成。以绘制日k线为例,首先确定开盘和收盘的价格,它们之间的部分画成矩形实体。如果收盘价格高于开盘价格,则k线被称为阳线,用空心的实体表示。反之称为阴线用黑色实体或白色实体表示。很多软件都可以用彩色实体来表示阴线和阳线,在国内股票和市场 ,通常用红色表示阳线,绿色表示阴线。(但涉及到欧美股票及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注意:在这些市场上通常用绿色代表阳线,红色代表阴线,和国内习惯刚好相反)。用较细的线将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与实体连接。最高价和实体之间的线被称为上影线,最低价和实体间的线称为下影线。
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。
我们常说的股票均线是指股价的移动平均线(MA)。
移动平均线是利用统计学上的原理,通过平均数的原理将每天的股价予以平均,剔除数列中的不规则波动,显示出该种数列的真正动向并用以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。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通常有算术平均法、加权平均法和指数平滑移动法三种。
证券市场的波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,短期的振荡使价格差异很大,对研究趋势的走向有干扰作用。为消除这种影响,可以把某个时间段的价格综合起来找一个平均价,则得到一个较为规律的价格。
以日线为例:
5日平均价=(C1+C2+C3+C4+C5)÷5
第六天5日平均价=(C2+C3+C4+C5+C6)÷5
把计算出的平均价标在每天的股价图上再进行平滑连接,就得到5日、10日等移动平均线。
如果以周、月或者60分钟、30分钟、15分钟、5分钟或1分钟等为时间单位替换上述日单位,则得到了对应时间周期的K线。
运用均线判断股票走势是一项基础也是比较实用的技术手段。
通常判断中长线,要用周K线、日K线组合结合判断。以日均线系统为例,常规讲股价在5天线上运行,为短期强势,下方有10日、20日及更长周期均线支撑为多头排列,中期强势;如果5日线上方为更长周期排列,则短中期有上涨压力。反之为股票弱势。
更短或更长周期的均线会对相应的时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K线作为一种简洁的价格走势统计方式,在任何一个交易中都经常被使用到,但是K线的最大缺陷变是无法直挂显示盘口的即时变化,最低价+最高价+开始价+结束价,形成一根K线,而当中的变化是无法即时锁定显示的,一分钟60秒,常理来说,可以撮合20笔以上的交易,而这些交易K线无法及时反映出来,可以显示的只是已经走出来的价格变化,一分钟K线属于比较小的级别变化,多用来做超短线的顶底研判或者日内做T+0套利,K线分析大致为支撑压力位、形态分析等项目,盘中变化需要结合成交换手看,单纯的裸K无法做出准确或者说相对准确的判断
1分钟K线所表示的当然是这一分钟里的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和最低价。研判它的方法和看小时K线、日K线、周K线等是一样的。
一分钟K线图中所显示的信号,其有效期太短,一般只能预示几分钟,顶多十几分钟后的趋势,这对于做T+1的股市用处不大,对于做T+0的或权证倒是可作参考。
k线从时间上划分,可分为日k线、周k线、月k线、年k线,以及将一日内交易时间分成若干等分,如1分钟k线、5分钟k线、15分钟k线、30分钟k线、60分钟k线等。这些k钱都有不同的作用。
我来帮TA回答